催眠培训课程

催眠治疗学习班,催眠师培训课程

当前位置:主页 > 催眠新闻 > 行业新闻
心理访谈节目之惑
文章来源:网络 | 作者:未知 | 更新时间:2023-11-13

一名在上海著名电视心理访谈节目“心灵花园”中做过嘉宾的女孩鲁某,因其叙述的悲惨经历引起一位市民同情并收留,鲁某却盗窃这位市民的财物而被判刑。随着案情的进展,人们还发现,鲁某上电视时用的也是假身份证和假名字,部分“经历”内容无法得到印证。这起事件发生后,人们将目光投向当前林林总总的心理访谈节目,节目内容到底有没有夸大、渲染成份?它们到底能在多大层面上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?

少女鲁某今年19岁,原籍湖北武汉农村。2006年底,她被上海的好心市民发现流落在街头,并怀有身孕。市民拨打上海“少女意外怀孕求助热线”,将鲁某送往解放军411医院进行人流。此后,411医院将鲁某的情况反映给上海生活时尚频道电视访谈节目“心灵花园”。

2007年1月26日晚,“心灵花园”栏目播发《哭泣的童年》一期节目,鲁某在节目中化名“晓玲”,讲述了自己的“辛酸经历”:自幼亲生母亲与父亲离婚,后母经常对其虐待打骂;十多岁就被赶出家门打工,当保姆受到东家歧视;和一位网友“网恋”后来到上海,与网友同居怀孕后被抛弃……

上海市民屈某是一位刚刚生完孩子的年轻母亲,看完这档节目后,非常同情鲁某的遭遇,主动打电话到电视台要求帮助鲁某。很快,鲁某联系上了屈某,并在这位“好心姐姐”家里住了一星期。此后鲁某回到武汉。当她再回到上海,在网上聊天时碰到屈某,自称钱包和手机在武汉时被抢,身边只有三十多元钱。屈某就让鲁某再住进她家。

2007年5月16日上午,鲁某在屈家偷走一部诺基亚6681型手机和940元现金后,不告而别。5月17日,屈某发现家中财物被盗,连忙向公安报警。5月29日晚,鲁某在湖北省黄冈市被警方抓获。

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8月7日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,认定鲁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,判处其拘役四个月,罚金人民币1500元,尚未退缴的赃款及赃物折价款人民币2257元应予追缴发还。此案案发后,受害人屈某逢人就说“好人难做”。

8月9日,在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生活时尚频道,工作人员向记者回放了这期节目。在电视画面上,中间坐着主持人和心理专家,左边坐着体态微胖、戴着面罩的鲁某,右边坐着三位“心理观察员”。整个节目从头到尾,鲁某都在拿着纸巾擦眼泪。在节目中,鲁某一直认为自己和父亲之间有深深的隔阂,从小缺乏父爱。在节目的末尾,心理专家张怡筠让一位中年男子观察员“扮演”鲁某的父亲,让鲁某扑在“父亲”怀里大哭了一场。

事实上,绝大多数“心灵花园”节目都能遍访当事人言及的各个人物进行印证,不过,这期节目却没有找到鲁某提到的父母、男友等人物。同时,鲁某在上节目前给编导看的身份证,上面写的名字是“吴小艳”,而不是她自己的身份证。对此,上海时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节目部主任、时任“心灵花园”栏目制作人陈晔告诉记者:“一般来说,我们的节目都会采访涉及当事人的各个方面。其实,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当事人是不配合的,有的人我们要拜访七八次,花费很多精力。如果当事人的事情没法验证,我们一般就不做了。至于这期节目,是因为小鲁说她的网恋男友失踪了,也不肯提供家里的电话,而我们看她又实在可怜,才录制的。”

心理访谈节目已成“收视明星”

在上海,“心灵花园”是绝对的收视率明星,从2005年创办至今,每周一到周五晚上的9点到10点黄金档,上海生活时尚频道都会雷打不动地播放“心灵花园”。时下,像“心灵花园”这样关注普通大众心理、情感问题的电视访谈类节目逐渐红火。比较有影响力的节目,还有“大话爱情”、“相伴到黎明”等。节目上讨论的话题,大多是工作压力难舒解、上司下属误会多、婆媳关系如何相处、网络成瘾怎么戒除……

这些节目大多以现场访谈的形式出现。当事人、主持人、专家学者,各方齐集聚光灯下。在主持人的耐心引导下,当事人娓娓讲述自己的生活麻烦、情感问题、心理矛盾,再由一些心理学专家或者“群众观察员”就此发表各自的看法,帮助当事人出谋划策。讲到动情处,当事人往往会忍不住潸然泪下,甚至情绪失控、意图自杀。

“我很喜欢看这样的节目,尤其是那些贴近咱们日常生活的话题。”40多岁的观众卢俊彦说,“日常生活里谁没有烦心事儿?看看电视上跟你有相似经历的人,再听听专家们的劝导,心里会觉得舒坦了许多。”他认为,在心理访谈节目中,讲述者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告诉其他人,通过诉说释放情感,而观众在讲述者的故事中能够获得某种启发。

随着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,越来越多的都市人不再将所有的事情都“自己扛”。相反,他们开始正视心理问题,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,释放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。正因为此,近年来在许多城市,心理保健、心理辅导类图书纷纷热销;一些年轻的白领组织了“枕头大战”,以及“哭吧”、“宣泄室”;还有的人则选择走上电视荧屏,坦然寻求帮助,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。

“社会转型期的现代人常常处于焦虑和矛盾当中,他们的心理困惑和情感问题需要有一个宣泄、疏导的渠道。”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李良荣教授表示,敢于将个人的疑虑暴露在公众面前,寻找答案,这是社会日益开放的表现。

访谈细节酷似网络小说,巧合还是模仿?

随着心理访谈节目的火爆,一些观众逐渐提出疑问:现实生活中会有这么多离奇的故事吗?节目的制作者有没有故意引导当事人夸大、渲染一些情节?

2006年4月27日,“心灵花园”栏目播出了一期名为《婆婆住到我家来》的节目,以反映婆媳紧张关系为主题,其中有很多生动的情节:婆婆烧了28块红烧肉,本来要给儿子吃,数着媳妇吃了几块,嫌她吃得太多;婆婆用口水擦拭电视机,引起儿媳妇反感;婆婆用破旧毛巾被遮住漂亮沙发,防止平时被弄脏;婆婆用挂历把客厅里的《大浴女》油画遮盖住……节目刚刚播出,互联网上就有人指出,这些细节和网络小说《双面胶》如出一辙。记者了解到,小说《双面胶》2005年就已经在网络上出现,确实比《婆婆住到我家来》播出时间要早。

对此,陈晔说:“我们录制这期节目的时候,是在《双面胶》红起来之前。当时,我真的没有看过这部小说。后来听人说,我再去看这部小说,将情节一一印证,的确很像。但是,我们做这期节目的时候,采访到了婆婆、丈母娘、儿媳妇、儿子等所有当事人,他们的话能够相互印证,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他们会如此精心地编制故事。”

在“心灵花园”节目中,当事人在现场大多带着面具,这也受到一些观众和网友的质疑,认为一些节目中“蒙面嘉宾”的声音、体态颇为相似。陈烨对记者说:“全国所有同类节目中,我们是唯一用化名、戴面具的节目。这所以这么做,不是掩盖什么,而是对当事人负责。一些当事人来的时候情绪非常激动,说不要戴面具,我们还是建议他戴。因为等他情绪平复后,他的想法会不一样,可能会后悔。事实上,一些猎奇的观众最想看到的就是流泪的眼睛、生气发红的脸色,我们这么做,其实是出于社会责任而牺牲收视率。”

 


超震撼的心灵改造之旅,重塑人格,改造心灵,立竿见影!
  • 公司新闻
  • 行业新闻

经过为期7天6夜的催眠训练,第56届 黄氏-艾瑞克森催眠模式国际三证班 圆满成功。本次课程,黄老师倾囊传授了黄氏-艾瑞克森催眠模式之精华,同学们都满载而归......

更多>>
  • 催眠问吧
  • 催眠学堂

为何选择黄氏-艾瑞克森催眠课程?为何选择国际艾瑞克森催眠学院?有何优势与特色?我将从理论体系、技术架构、适用范围、治疗效果、治疗速度来展开详细讨论......

更多>>